杭蕭鋼構開展跨界合作 “綠色化”助力可持續性發展
原標題:杭蕭鋼構開展跨界合作 “綠色化”助力可持續性發展 “共推長三角新型城鎮化,打造長三角經濟升級版,安徽潛力巨大且有很多文章可做。”近日,在長三角第十五次市長高峰論壇上,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的建言獻策,令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等長三角成員城市為之振奮。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唐子來教授認為,“安徽發展潛力巨大,且有很多文章可做。”在規劃中調整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走可持續化城鎮發展之路。 走可持續性發展,就要體現“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要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近日,國家有關部門通過《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會議強調生態文明建設要貫徹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通過多措并舉、多管齊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人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 此次《意見》中讓人耳目一新的“綠色化”,可謂是從生產方式綠色化和生活方式綠色化兩個方向上,為國民經濟的持久發展以及人民的安居生活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指引。對于公眾而言,是要自覺踐行低碳生活方式,而對于國家經濟持久發展的各產業而言,則要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 據了解,作為綠色建筑的主要代表,鋼結構建筑在節能環保方面:可減少40%左右的沙石、水泥的使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傳統混凝土要低35%以上;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建筑工地粉塵污染,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小。這對于發展以鋼結構為代表的綠色建筑,對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同時,由于鋼結構住宅是“全生命周期”的建筑。鋼結構建筑從建造到拆除,從拆除到回收,從回收到再加工,從再加工到再建造,鋼材完全可以實現低損耗循環利用。一旦批量生產,鋼結構建筑還能成為“鋼材儲存倉庫”,這也十分契合地方政府對于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的實際需求。 為此,作為國內鋼結構建筑領域的龍頭企業,杭蕭鋼構多年來專注于自主技術創新,在鋼結構住宅領域不斷完善技術體系并增進實踐經驗。同時,為了充分發揮自主開發的鋼結構住宅技術的社會價值,杭蕭鋼構首開行業先河,與房地產公司展開跨行業合作,為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供了嶄新的思路。目前,杭蕭鋼構已與河北、新疆等地房地產企業展開跨行業合作,為其提供鋼結構住宅技術支持。 據了解,杭蕭鋼構為地產企業提供的技術支持包括鋼管束組合結構住宅技術體系,該體系具有社會化貢獻、低成本建造、短交期交付、使用壽命長等多方面的綜合性優勢,不僅具有抗震、節能、環保、節材的特點,在總體建造成本上也比傳統住宅更具優勢。 對此,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表示,作為一項日益成熟的商業模式,與房地產企業的跨界合作將加速鋼結構住宅在全國各地的開花落地,這不僅有助于推動建筑業的轉型升級,而且更將有助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并成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