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自養工人”到底有多難?
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家裝施工離不開裝修工人。當前,我國家裝公司的工人來源主要依靠與手中有工人資源的工長簽訂協議。而近來興起的“產業工人”則完全拆散了這條行業鏈。在這種模式下,裝修工人將被完全納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享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崗位培訓、晉升等待遇以及其他各項福利。 那么,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家裝工人到底是“分包”好,還是“自養”好?家裝工人,到底要歸誰管? 收編工隊變身“產業工人” 早在十年前,就有業內人士提出“家裝工人產業化”的概念,但一直未真正實現。而今年異軍突起的互聯網家裝“愛空間”,則讓這個話題重回公眾視線。愛空間宣布,自己將實現家裝工人產業化,所有的工人都將實現“自養”,徹底拋棄傳統家裝的“分包”制度。 愛空間創始人陳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裝修行業是農民工最多的行業,愛空間將把這些農民工收編成自己正式的員工,給他們提供宿舍、統一培訓、交納保險,提供有保障的生活。這樣一來,可以讓工人找到歸屬感,也給了客戶有保障的裝修施工,還能減少家裝中的增項問題。“之前我們走了彎路,一般都是招聘工人后再進行培訓。但后來發現,直接把工長變成公司的項目經理,收編整個工隊,將會讓施工更有效率。”陳煒說。 他介紹了公司當前的產業化路子:“我們目前通過‘雙軌制’來實現工人產業化,一邊是自己建立培訓學校,進行大批量培訓;另一邊通過收編社會上的工長,把其手里的工人直接納入公司體系,變成我們的‘正規軍’。” 陳煒表示,自己養工人有兩大難點:一個是管理,另一個是開銷。“這些工人都是自由散漫慣的,把他們變成自己的產業工人,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加以轉變。”陳煒告訴記者。而對于自己養工人將增加開銷這件事,陳煒心中有數,他說:“初期階段確實是最燒錢的,就像飛機一樣,起飛過程其實是最耗油的。” “自養工人”障礙重重 陳煒在工人產業化這條路上走得堅定,但業內對此的態度不盡相同。對于家裝公司工人產業化是不是行業未來發展最好的方式這一問題,記者采訪了業內多位家裝負責人和協會負責人。 圣點裝飾執行總裁張暄認為,“自養工人”的確是個好想法,但在當前的家裝環境下,想實現工人產業化的確不太現實。“一來,工人的流動性很大;二來,家裝不像工廠生產線,每天都能保證同等固定量的工作。所以,越是有手藝的工人越不希望被公司束縛,跟著工長找活干掙的錢遠比在一個家裝公司拿的固定工資多得多。”張暄告訴記者。而除了工人自身原因之外,我國建筑行業存在的巨大地方差異也讓產業化寸步難行。“家裝工人產業化只有在標準化施工的情況前提下才方便實現,比如像日本;但我國房屋差異大,無法實現完全的標準化施工。”張暄說。 對于“實現工人產業化等于實現標準施工”這一判斷,居然之家樂屋總經理錢明發認為,只有在產品相對固定、差異小、種類少的情況下,才可以實現直接安裝。“如果消費者并不想選擇規定產品,而是想選擇規定外的其他品牌,甚至是在裝修過程中突然更換,這都是固定家裝難以掌控的。”錢明發說。此外,管理本身就需要成本,自己養工人意味著要有更多的管理人員去管理工人。“自養工人成本太高,以目前家裝公司的接單量,這筆費用是難以保障的。”他說。 “目前,很多家裝公司連設計師都只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更不要提自養工人了。”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住宅委員會秘書長張仁說道。他表示,目前家裝公司都不養瓦工、木工這種一線工人,即便養也只是養工長這樣的管理人員。“工人的福利保障等一般都是由勞務公司來承擔的。”張仁告訴記者。 打造產業工人隊伍非一日之功 “不管是‘自營’還是‘分包’,都是管理上的問題,并不能說家裝工人實現了產業化就能提高家裝的工程質量和減少家裝中出現的問題。”實創裝飾副總韓曉靜表示,“這其實是兩種概念,不能用管理問題替換屬性問題,無論是哪種形式,其優劣最終都要體現在家裝質量上。而管理好工長,同樣能管理監督好工人。至于能不能實現徹底的工人產業化,還要看整個行業環境。” 北京建筑裝飾協會家裝委員會秘書長李玉潔表示,不能一味地認為家裝公司的“分包”工程無法保證質量。事實上,這些得到分包的大工長都是由公司精挑細選的,且都要繳納不低于5%的質保金,雙方早已形成了穩固的利益關系,家裝公司對施工人員的管控力并不弱。 再看工人產業化。以公建、 家具產業工人為例,企業培育這些產業工人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家裝公司要打造產業工人, 一方面要在管吃管住管培訓后,負責輸出工人;另一方面也要給這些工人分配工作。全盤都要管,這任務并不輕松。 對此,業之峰裝飾董事長張鈞認為,家裝工人產業化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還能控制私單;但要實現這些首要經歷一個緩慢的“畜養”過程,這對后臺的考驗很大。事實上,家裝行業因產能有限、季節性彈性大、各個環節事務瑣碎的特性,只有通過社會化合作的用工方式,才能實現共贏。 工人產業化作為一種管理理念,不能完全實現對產品質量的保證;事實上,工程質量才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一環。所以,家裝探索之路,還是不該偏離工程質量這根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