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投信托:新能源產業能帶來契機
說起中建投信托和新能源產業的緣分,那還真是源遠流長。不管是之前的碳信托還是現在的綠色信托概念,都顯示出中建投信托對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注。同時,新能源產業也不負重望,給中建投信托的壯大帶來了不少契機。綠色低碳產業是我國未來經濟轉型的方向之一。數據顯示,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占比高達74%,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中占比僅在20%上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不僅利用效率非常低,也是導致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的罪魁禍首之一。因此,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優化勢在必行。在改革目標的驅動下,新能源產業或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新能源的增長潛力是很大的,估計到2040年,包括整個光伏電站在內的新能源將占46%,投資將達到5.6萬億美元。”中建投信托董事長楊金龍表示,公司在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市場的投資的管理資產規模達到30億元,后續仍將有多個項目在持續推進當中。中建投信托副總經理余海認為,有些人不看好光伏產業,因為過去光伏產品90%都是銷往國外,而伴隨著歐美等國發起的雙反政策(反傾銷、反補貼),國內產能過剩的狀況比較嚴重。但危機中也蘊含著機遇,對于我國光伏電站來說,原材料成本降低了。相關企業如果趁此機會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創新商業模式,就能大幅提升整體利潤率。“彭博社預測,中國光伏發電的成本將在2028年低于煤電。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光伏電站的無杠桿內部回報率估計在9~10之間,利潤空間很大。現在已經有巨大的社會資本在追逐這個行業,去年一共有12家企業上市,募資達到41.48億美元。”余海說。但他同時表示,這對于未來光伏產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而言,只是“杯水車薪”。行業的高速發展需要產業與金融的結合。會上,幾位相關企業的負責人均表示,光伏產業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建設期融資難,中長期的權益類資金支持也不足。甚至一些金融機構對這個行業也不夠了解,仍把制造端和光伏電站混為一談。通過銀行貸款融資成本最低,但傳統銀行往往要增加擔保、征信等諸多附加條件,拿到資金并沒有那么容易。因此,如何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是整個行業都在思考的問題。中建投信托對于新能源產業的重視還是得到了不少贊同的,畢竟我國現階段正在追求節能高效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重要性也逐步凸顯,因此,中建投信托決定在其中展開布局的決定還是比較具有時代意義的,可以為自身發展開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