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出現首個鋼結構住宅樓 18層樓10天就搭完
工地上沒有成堆的沙子、水泥和砌塊磚,有的是鋼材、預制板、鋼柱和螺栓;沒有大批的工人忙于作業,正在施工的樓內只看到幾個工人在忙;不再用磚一點點砌墻,一面墻幾塊預制板就搞定了。 9日,記者在長沈路看到了一棟正在建造的鋼結構住宅試驗樓,房屋結構讓人耳目一新,感覺蓋房子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有趣。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預計這棟樓在6月末裝修完畢,裝修風格也將和傳統混凝土結構的房屋不同。 鋼結構住宅 在我市還沒有 某建筑工程公司與吉林建筑大學合作研發生產的鋼結構住宅項目于5月30日在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豫欣集團院內正式開始主體工程的吊裝及安裝。該建筑工程公司的李保正副總經理介紹說,鋼結構住宅是指以鋼材作為建筑承重梁柱的住宅建筑,它的優點是重量輕、強度高,用鋼結構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鋼筋混凝土住宅的1/2左右;滿足住宅大開間的需要,使用面積比鋼筋混凝土住宅提高4%左右。抗震、保溫、防水、隔音性能好。鋼結構構件在工廠制作,減少現場工作量,縮短施工工期,符合產業化要求。鋼材可以回收,建造和拆除時對環境污染較少。 這棟試驗住宅樓主體柱為方鋼,梁板桁架結構,樓面冷壓板砼面層,墻板是車間生產的整塊大開間保溫、火山渣砼板,實現預制率90%。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種鋼結構的住宅樓在我市還沒有,如果這個項目試驗成功并被批準建造,預計幾年內將在我市出現很多鋼結構的住宅樓。 蓋房像搭積木 材料還能回收 記者在長沈路看到了這棟在建的鋼結構住宅試驗樓,面積1036平方米,共5層,外墻已經全部裝完,一、二、三層的室內部分也都已完工。 李保正介紹,買回鋼材后在車間按標準把鋼材加工成相應規格的整板和鋼柱,房子打好地基后,安裝好鋼柱,再用塔吊把整板吊上去。“鋼柱和整板是用螺栓連接的,這樣安裝起來很快,就像搭積木一樣。”李保正說,整板的尺寸可以按照需求生產,并且室內結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更改,記者在一、二層室內還能看到承重鋼柱,上面有很多大顆的螺栓,讓人感覺很新奇。 因為主要的建筑材料是預制板和鋼材,大幅減少了沙子、水泥和磚的使用量,使得工地的建筑垃圾很少,最主要的是鋼材可以回收,建造和拆除時對環境污染少。 用工少了 時間快了 記者看到與一般混凝土建筑工地最大的不同就是施工的人非常少,只有10人左右。李保正算了這樣一筆賬,如果建筑相同面積的混凝土結構的住宅大概需要30個人,他們建鋼結構住宅用了13人,這棟鋼結構住宅建完一層花費一天的時間,如果建完相同面積混凝土結構的住宅則需要5天。 “因為樓層板和鋼梁柱是在車間加工好的,所以節省了很多時間和人力,這還是試驗階段,如果變成產業化批量建造耗時會更少、所用的人工也會更少。”李保正介紹,工人只需要原來的1/3,工時也只有原有的1/10,如果技術成熟,產業化建造18層樓可能10天就搭完。 性價比高才是硬道理 鋼結構住宅的實際使用面積要比混凝土結構多,抗震、保溫、防火也強,建造時也考慮了隔音效果。 “市民除了關心房屋質量外最關心的恐怕就是房價了”李保正分析,這個項目一旦實驗成功,產業化投入后批量建造這樣的鋼結構住宅,因為省去了很多人力成本,鋼結構住宅的同比價格會比混凝土結構的便宜,性價比高將是鋼結構住宅投入市場的最大的優勢。 材料研究3年 創新才能發展 李保正從事建筑行業30多年了,從河南駐馬店到長春市扎根也已經30年了,在長春蓋了很多住宅樓、辦公樓和學校。李保正告訴記者,鋼結構的墻板就研究了3年,鋼結構住宅的實驗項目2014年春節前開始課題研究,春節后開始設計節點詳圖,一遍遍做試驗,這棟5層的實驗住宅樓,每一層都有變化,在實際建造中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設計改進,也有新的想法層出不窮。 在記者采訪中,李保正說的最多的就是創新這個詞,他說不創新就跟不上時代,就會落后,建筑行業也一樣,鋼結構住宅是發展形勢所迫,也是在推動和適應建筑行業的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