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能,甘肅省人民政府日前就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出意見。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深刻認識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力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 意見提出,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結合實際,從5個方面深入推進。 一是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按照項目法定、客觀真實、分級負責、分類清理的原則,對現行行政審批事項、行政收費事項和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等進行全面清理核實,摸清底數、鎖定項目、公布權力清單,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完善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等制度,及時修訂相關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防止變相設置審批事項或增加審批條件的行為。 二是繼續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對不符合行政許可設定標準和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取消;除法律法規規定外,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以及監督檢查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一律取消收費;各地、各部門自行設立的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一律取消。按照“能放必放、重心下移、就近管理、方便辦事”的原則,逐步下放審批權限,對下放管理層級的,一次放到位,要接住管好,確保承接落實到位。推進投資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省與市縣、投資主管部門與前置審批部門的關系。 三是切實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嚴控新設行政許可,今后一般不新設行政許可,確需設立的,必須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設立,并防止行政審批事項邊減邊增、明減暗增。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嚴格規范審批行為,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不涉密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向社會公開,推行“陽光審批”。同時要實行目錄管理,未列入目錄的,一律不得審批。 四是推進行政審批方式改革和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按照應進必進的原則,將保留行政審批事項、與企業和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類事項全部納入政務大廳,實行集中受理。對涉及兩個及以上部門的審批事項,實行并聯審批。探索建立“綠色通道”審批機制,完善行政審批網絡平臺,大力推行網上審批,并逐步擴大網上審批范圍。 五是健全完善行政審批長效機制。建立健全行政審批事項監督管理、專家評審、新設行政審批事項審核論證等配套制度。積極探索建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綜合評價機制和考核指標體系,定期進行考核評估。強化行政審批責任追究和監督檢查,完善電子監察系統,確保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規范到位、監管到位、追責到位。 |
|
上一篇:陜西推出39個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